2021年优秀团队案例:红色记忆 百年传承——传承和发扬浙西南革命精神寒假社会实践团队

发稿时间:2021-04-06浏览次数:69

红色记忆 百年传承

 ——传承和发扬浙西南革命精神寒假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情况

团队名称:红色记忆  百年传承

团队成员:曹旖、郑婉萍、杨金瑶、雷露、刘丹

指导老师:古俊双

实践时间:202121日—25

实践地点: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王村口古镇

实践背景

这次的实践活动我们寻访前辈的足迹,缅怀他们战斗历程,将红色文化中最为精髓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下去,永葆其强大的推动力量。积极引导青年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铭记国耻、不忘革命,将国家的革命历史与革命精神更好的让群众知道并了解。宣扬爱国主义思想,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应道青年学生树立并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跟党走,在物质远比过去富足的现在,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实践过程

我们前期在网上收集一些关于红色精神的资料,确定红色记忆,百年传承这个主题,确定实践地点定在王村口古镇。具体的安排就是完成一个社会实践的短视频,21日我们在线上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确当了“红色记忆,百年传承”这个主题,确定了拍摄的对象与主题。22日,我们开始收集关于王村口遗址的资料,找寻到附近有什么景点可以拍摄,确定拍摄路线。另一些同学找到可以进行采访的党员,确定要采访的文案与题目。23日,我们开始进行实地拍摄,因为异地的原因,所以大家只能自顾自拍摄,有些同学需要出境拍摄,有时我们就需要借助三脚架这些工具,放置好相机或者手机,进行拍摄。在拍摄人物采访的时候,我们大部分都采取了固定镜头的方式,虽然我们将来在短视频中只呈现出一部分,但是为了方便后期剪辑的同学,我在不同角度拍摄了多遍,也在不同的场景下拍摄。24日,视频拍摄结束后,就要开始视频剪辑的工作了,因为拍摄了大量的素材,所以需要进行删选。这些工作量还是很大了,所以我们有一个主要负责剪辑的同学,其他同学根据他的需求找到最合适的视频或者照片,传送给他,让他方便剪辑。有些图片视频历史久远,我们无法从实地找到,我们只能从网络上找寻,因为照片质量比较差,所以还需要进行后期处理,增加它的分辨率,在视频中呈现出一个最完美的状态。25日,已经到了后期的额扫尾阶段了,一些实地考察、资料收集等等工作已经结束,短视频也已经初具规模。最后剩下的只有短视频的加工细化和后期资料报告的编写。在短视频细化方面,我们根据初稿,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不同的建议,在主题不变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修改。例如视频中的视频,大家觉得有些地方转变太过于生硬,缺乏美感,我们就选取一些符合场景的图片加以替代。背景音乐有些队员觉得太对于隆重,与我们的主题思想不符,我们大家就开始从新选择背景音乐。我们虽然能力有限,但是我们争取要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之上制作出一个令我们满意的作品。

我们最后呈现的短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红色记忆,这个部分主要在视频中展现的是王村口红军挺进师纪念馆中的样貌,也配上了一些旧照片,为大家介绍了一些王村口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由来与发展。第二个部分是采访了老中青三个不同阶段的党员,在这些红色革命精神的引导下,他们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党员的事迹鼓舞着下一代的新青年,这些红色精神也将牢记在我们心中。

实践成效

我们这次的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也积极参加比赛等,例如:挑战杯比赛等,希望可以扩大宣传。我们这次的实践在“大学生网报”这个网站上也发表了多篇文章,也获得了不小的点击率,也积极在校内投稿,增加影响力。

实践感悟

此次实践活动,我们小组主要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展开“红色经典百年传承”调研。在调研活动中,我们以王村口革命根据地主要走访地点,对浙西南革命展开深入调查,并从中粗浅的了解其中展现的红色精神。这次调研活动是我们大学期间为数不多的实践活动中极其有意义的一次,我们以这次实践为点,多多总结反思,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足的部分是我们未来实践的进步空间,我们做的不错的部分是我们未来实践的宝贵经验。实践可以拓宽人的视野,发展人的智慧,磨砺人的意志,从而转化为个体的素质和能力,因此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这次宝贵的经验能够让我们享用一生。

导师寄语

这次寒假的社会实践,同学们积极参与,围绕着王村口遗址展开,收集资料,查阅史实,就地考察,不仅提高了他们自身的素养,还收获了知识,提高了知识技能。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他们的指导老师,我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他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好在都一一克服了,他们不屈不挠、团结一致,立志做出最令人满意的作品。通过这次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同学们革命精神的积累与解读,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意识,我相信这次的社会实践会让他们大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