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优秀团队案例:使用公勺公筷,文明“筷”乐用餐——宣传使用公勺公筷小知识暑假社会实践团队

发稿时间:2021-03-12浏览次数:44

使用公勺公筷,文明“筷”乐用餐

 ——宣传使用公勺公筷小知识暑假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情况

团队名称:使用公勺公筷,文明“筷”乐用餐

团队成员:张思怡、刘太青、雷露、刘丹、诸诗琪

指导老师:古俊双

实践时间:2020715日—2020725

实践地点:安徽合肥、浙江丽水、贵州丹寨

实践背景

疫情来势汹汹,人们的学习、工作、经济都在受其侵蚀。因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起了许多人对“日常生活小节”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科学防疫、避免病毒交叉感染需要重视细节,防控疾病,也代表着日常用餐环节不容忽视。11位疾控专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测试使用公筷与否对用餐后细菌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菌落总数最大相差250倍。所以主动使用公筷公勺、践行分餐制,养成文明就餐良好习惯,能够有效避免“病从口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使用公勺公筷的好处,所以我们五人组队给更多的人普及公勺公筷的相关知识。

实践过程

在进行活动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所以在开始活动的第一项活动就是在线上进行安全的宣讲。队长在线上向我们队员讲解如何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首先是疫情防控,在实践时要做好自己的疫情防控工作,在高危地区不出门,为自己的安全负责。第二是路途安全,在外出的宣传过程中,要做好出行的准备。第三是进驻实践地安全。不与人产生矛盾,有危险找警察。第四是饮食安全,在外出时选择卫生有保障的餐饮店就餐。

在前两天我们进行的主要是对于活动的准备工作。通过在线上的讨论,我们完成了对于活动的总体实践内容的预期要求。

首先我们需要完成宣传所需要的材料。在对比了几种方案以后,我们选择了画册、海报、公勺公筷样品、带有宣传标语的扇子这些材料用于后续的宣传工作。通过分工大家选择自己有能力完成的材料,在淘宝上寻找商家,进行材料的制作。

在我们宣传材料的制作过程期间,完成微信公众号的申请。在活动的期间定期的发布推文。推文的内容包括对于公勺公筷的科普,对公勺公筷好处的宣讲。制作问卷调查,了解大家对公勺公筷的了解程度和使用情况。通过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进行问卷调查的填写和推文的宣传。联系丽水学院校园百事通发布我们团队的推文和问卷,扩大我们宣传的范围。

制作宣传视频。视频内容有两个,第一个是科普视频,第二个是趣味小视频。科普视频是比较严谨的介绍公勺公筷带来的好处,和不用公勺公筷带来的坏处。趣味小视频,将筷子拟人化,拍成有意思的一个小剧场,介绍了公勺公筷的好处。

在收到我们的宣传材料后,开始我们的线下宣传活动。在询问社区人员和村里干部后,将我们制作的海报张贴在社区、村庄以及街道允许张贴的地方,同时对路过的居民科普和宣传公勺公筷的小知识。在小区门口等人流较多处,发放我们印有宣传公勺公筷的小扇子。在炎热夏天,扇子比较好发放,所以我们团队制作了大量的带有关于公勺公筷logo的小扇子增强我们的宣传力度。同时向路人发放我们的宣传画册和公勺公筷的样品。向路人讲解我们宣传画册里面的知识以及调查他们是否对公勺公筷有所了解。在发放宣传资料的同时拍摄照片,用于后期的新闻制作。

在基本完成了前面所有的实践内容后,进行新闻稿的撰写。要求每个人学习新闻稿的格式写一到两篇新闻稿。对每个人的新闻稿进行审查,选择优秀的新闻稿进行投稿。投稿成功的新闻稿有丽水学院工学院官网两篇新闻,大学生之声、今日头条、大学生网报各一篇。

最后进行活动的总结和审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总结自己学习到的内容和感受。

实践成效

我们团队在实践期间,分别在今日头条、大学生网报、大学生之声、丽水学院工学院官网、丽水学院工院青年、bilibili等网站上发布我们的实践成果。也得到了群众的回应。同时,团队各个成员在其所在地给当地居民普及相关使用公勺公筷小知识,服务人数更是高达上百位,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较好的反响。

实践感悟

炎热的夏天里,在太阳强烈地照射下,我们给路人普及公勺公筷的知识,我们深感艰辛与疲惫,但我们收获满满。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一方面,我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自己的韧性。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但在各个成员的相互配合、相互帮助下,我们的实践活动完满完成。团队合作不仅给每一位成员营造了一种归属感、也提高了成员们的工作效率,更是调动了各个成员的积极性。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

导师寄语

学校是个小天地,社会是个大世界。社会实践是引领你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第一步,也是锻炼才干培养韧性的好渠道。从实践开始时,看着你们都面带困惑,对面对实践活动的紧张,到后来处理事情时的游刃有余。我很高兴也很欣慰。实践对你们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挑战,往后会有更多更难的挑战,希望你们都能坦然面对,从容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