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 为你而来
——莲都区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情况
团队名称:满天星,为你而来
团队成员:刘澳杰、王学璋、吴雅汶、张静怡、陈锐、白玉、孙程豪
指导老师:窦洁洁
实践时间:2020年7月6日—7月12日
实践地点: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灯塔小区(钉钉线上)
●实践背景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回报社会,为大学所在地的教育做贡献。丽水现在虽然在发展阶段,但是很多农村地方的教育没有引起重视,学生的学习氛围不是特别的浓厚,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
为了这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提高孩子们的文化知识素养,我们组成了支教团队“满天星,为你而来”,让一群志同道合的丽水学子聚集在了一起,“满天星,为你而来”支教活动促进暖乡文化的推广,受到当地学生的热烈欢迎以及得到了当地民众和政府领导以及在校师生的肯定。
●实践过程
此次“满天星”队伍共有队员7个,由指导老师窦洁洁带队。2020年7月6日早上,开始了时长7天的支教活动,切实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本着艰苦奋斗、不怕苦难、勇于实践的精神,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线上义务支教工作。
7位队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年纪相仿,有着共同的语言。也在朝夕相处中形成了很大的默契。从前期熟悉环境开始,成立小组商议方案到集体合作写方案到活动前的准备到正式开始实践到后期总结,我们7位队员齐心协力,意志坚定,战胜种种不是困难的困难,我们都有者强大的团队意识,这都得益于我们一周以来的相处和同风雨!
在一开始的筹备阶段,我们团队与灯塔社区做好相应的沟通和对接工作,熟悉餐饮以及教学的基本情况,讨论出相应的对策方针。指导老师对实践队员做了初步的培训及实践内容陈述,并要求我队全体成员及时向家里说明实践时间、地点和相关事宜,并取得团队成员父母的同意,得到了后备支持。为本队实践队员讲解暑期社会实践流程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和相关问题。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往的支教微信群,来进行线上招生。准备好团队分工课程,根据专业或个人擅长正式开始课程,课程开始前做好备课工作。“满天星”班级正式开始上课,与同年级的学生们互相介绍,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每天下午的课程结束后,成员们聚集在一起召开小型线上例会,讨论当天的收获并提出当天所遇到的问题,商量出对应的决策,以便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商量完毕后,各自写下当天的日志等。中途可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开展特色的活动,如志愿服务、小型运动会等。多次强调安全问题,多次召开全体实践会议,就活动开展方式及相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在实践阶段,我们团队在7月6号—7月12号的各个时间段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程。
在最后的总结阶段,7月12日下午,在举行了小型的线上告别汇演后,团队成员一起整理原始资料,进行材料的整理分析汇总。团队全体成员在一起核对团队的经费,并召开分析报告会。总结经验,积极讨论。由队长核对总结材料,并宣布实践结束。
●实践成效
以实际行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用最严谨的态度去诠释“支教是种责任和义务,是一种服务于他人的工作。”这一关于支教的定义。让学生们感受到大哥哥大姐姐们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学习志愿服务精神和感恩之心,争做小小志愿者,将来为社会做奉献。关爱留守儿童,通过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温暖,与孩子们建立起友好的友谊。在丰富孩子们暑期生活的同时,也提高孩子们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树立人生美好的价值观。在本次实践中,团队取得了优秀的反响。有一篇文章被国家级的中国青年网报导,还有5篇文章分别被爱开大学生、大学生之家、大学生网报、今日头条纷纷报导,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和较好的宣传效果。
●实践感悟
支教的目的在于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为了建设乡镇的教育事业而存在的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和扩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在与孩子们的接触过程当中,深切体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味。
少年强则国强,儿童强则少年强。我们深深明白支教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沽名钓誉,而是出自内心的希望能够建设起乡村的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建立起坚强的后备军。哪怕是特殊时期也要利用好互联网的便利性加强祖国教育建设。我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为社会做点什么,引导更多的孩子接受到积极和正能量的想法与行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导师寄语
在疫情期间开展了为期一周(7.6~7.12)线上支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丽水市莲都区的孩子和家长们带来了温暖和知识,虽在线上但知识的传递和志愿者与孩子们的热情却不曾减弱,他们在这七天内始终孜孜不倦的为孩子们答疑解惑传授知识。七天的时间虽短却也是他们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的一点小小贡献。积小成多终会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积极影响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