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道路上的奔跑者——记原丽水师专物理79级江涛校友

发稿时间:2017-09-27浏览次数:93

江涛,男,工程师,现任浙江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是丽水市劳动模范,原丽水师专物理79级学生。

从同一起点出发,向着一个确定的目标奔跑时,落后者怎样才能赶上并超过领先者?是比领先者付出更大的气力,加快奔跑速度,还是不再循着领先者的路线跑,另辟蹊径“抄近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浙江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的“当家”——江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十几年来,江涛一直在创新的道路上奔跑,用魄力和胆识打造了一个照明界的经典神话!

上世纪90年代,在面临一半的缙云灯管企业因不堪承受市场质量问题而倒闭的情况下,江涛率先利用“机器封口”技术成功解决了产品质量问题,并取得了国家专利。在面对国有企业引进的十几条全自动生产线全部失败的情况下,他大胆投巨资引进“洋”设备,并将多年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基础相结合,在2005年成功投产中国第一条自动化环形荧光灯生产线,并被列为当年照明行业十大要闻之首。2003年,欧盟国家出台了新的更高要求的环保法令(ROHS),提出对不同规格荧光灯管的汞含量分别只能在3810个毫克以内,否则将拒绝进口。江涛四处求学,与上海、北京、台湾及内部的技术人员一起大胆创新,在2005年底顺利攻克了技术难关,“山蒲照明”成为中国灯管行业首家通过“ROHS指令”的生产厂家。江涛的三次技术创新,让“山蒲照明”率先走在了国内先进水平行列,成了飞利浦、东芝、松下、OSRAMGE五大国际光源巨头的合作伙伴。

“科技创新产品,技术领先市场。但是一个企业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人才引进上创新,打造高水平团队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各地奔走的同时,江涛一直努力寻找能助推“山蒲照明”发展的“千里马”。

近年来,先后有10多名国际知名光源企业的博士被他纳入旗下。今年,江涛把“纳贤”的目标对准了国外,奔赴美国、德国,力邀国外首席科学家到“山蒲照明”研发新产品。他说:“中国企业的综合能力和国际著名企业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只有引进高科技人才,买断他们手中‘储存技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创新,才有机会超越!”

江涛的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为公司赢得了发展。“山蒲照明”从一个只有20个人的手工作坊式家庭工厂,发展到员工1300人,资产15亿元,拥有10多条国际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的现代化企业。通过潜心研究,江涛获得了20项专利,并荣获“浙江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

江涛知道,得不到阳光照射的树木注定不能成为栋梁之材,而没有创新的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不会有长足的发展。在创新的道路上,江涛不断奔跑,为“山蒲照明”的未来继续努力。

寄语感言:在攻坚中率先解决“封口”技术;在引进时事先输入“自己的思想”;在壁垒前抢先跨越 “环保关”,这就是山蒲照明的成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