镞砺括羽,只争朝夕──记林姹姹同学事迹

发稿时间:2017-03-29浏览次数:633

个人简介

  

姓名:林姹姹

性别:女

民族:汉族

政治面貌:中共预备党员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班级:电信141

  

  

  

  

  

  



个人经历:

1.2014年10月 丽水学院第三十七届体育运动会羽毛球混双第三名;

2.2014年12月 丽水学院“一二九”大合唱比赛二等奖

3.2015年04月 丽水学院第38届体育运动会女子排球第三名

4.2015年05月 丽水学院第一届IT技能竞赛二等奖

5.2015年05月 丽水学院羽毛球协会第五届羽毛球赛双打混打第一名

6.2015年11月 丽水学院三好学生

7.2015年11月 丽水学院第38届体育运动会羽毛球混合双打第一名

8.2015年11月 丽水学院第38届体育运动会男女混合十字交叉跳第一名

9.2016年05月 丽水学院第二届IT技能竞赛一等奖

10.2016年06月 丽水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11.2016年09月 浙江省第六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TI杯)荣获本科组三等奖

12.2016年11月 丽水学院三好学生

13.2016年11月 丽水学院科技奖

14.成功申报2016年校级实验室开放重点项目《Mini型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设计》丽学院办(2016)36号

15.参与2016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编号:2016R431008)《基于TI-CC2530家用医疗智能终端数据云采集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项目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学习修治不是每个人的选择,但要想有所作为必先经过学习修治。

两年前的我,怀揣着父母的谆谆教诲和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丽水学院,回首过往的大学时光,心底总会油然升起一种充实的感觉。常有人问我“你一个女孩子家的为什么选择电子信息工程这个专业”,我都会说,这是我从小在心中埋下的种子。徜徉在发达网络中,我感受这个飞速发展的领域所蕴藏的无穷魅力。想必每个人的高中时代都有这么一句话“上了大学就轻松啦”,可是恰恰相反,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区别在于小、中、大这种层次的递进,是学业深度、难度和重要程度提升的体现。青春年华时代,正处朝气蓬勃之际的我们,切不可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走。

  

·孜孜不倦

我始终坚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有所落实。从高中迈进大学的大门,我从未懈怠,并始终牢记: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做学生的本职。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刻苦学习,抓紧分分秒秒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涉猎本专业以外书籍,拓宽知识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入学以来平均成绩达到89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并顺利通过了计算机二级、C语言二级、英语四级、普通话二甲等考试。

我没有因此停下脚步,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并未让我感到满意。哲学家芝诺不是解释过吗?他曾画了一个圆圈,圆圈内是已掌握的知识,圆圈外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自然也越长,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当然就更多了。

同样的道理,获得荣誉的同时,我觉得更高的成就在向我招手,我丝毫不敢懈怠,愈发努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二年度综合素质评测中,我总分名列全专业第一,并连续两年获得“校三好学生”称号,今年更是获得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丽水学院IT技能竞赛一等奖等荣誉。人生不就是这样不断地向上攀登吗?

  

科研·星星之火

那么如何才能在所学的专业领域做出成绩?如何承担起信息人建设祖国信息产业的责任?如何成为信息化时代的骄子?我很庆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创新实验班,并遇到了我的导师——王野老师,在他的引领下,我心中的疑问逐一化解,更明确了自己的专业优势,拓宽了专业思路和视野。我进入到了电子与电气系实验室的行列,那时候的自己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专业课接触甚少。但老师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已经领先别人一步了!要脚踏实地学习啊!话虽简短,但我从老师的眼神里看到对我的期待!我绝不能让老师错看我,于是暗下决心要凭自己做出点名堂!

下了决心就要付诸行动!我开始翻阅许多晦涩难懂的专业书籍,开始盯着一个调试了几个小时也调试不出来的电路板发呆、思考。因为工作,我的学习时间比别人少了很多,我几乎要利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白天的学习时间不够,就在实验室学习至临近门禁时分。在寝室我更是经常忙到灯火阑珊而不自知,但我来不及感到疲惫,而是愈发觉得自己不懂的知识实在是太多太多,我的付出仍旧不够!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大学之路,我知道想要有所作为,大学时光绝非是众人想象中那般轻松,而是一个努力拼搏体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阶段。我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打气。我深知,勤奋是步入成功之门的通行证,这个观念一直支撑着我,让我永不言弃。

2016年4月,通过我们学院的“大学生成长计划训练营”实训平台,以及丽水市金迈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实战训练营,我参加了大学生专业创新实践、实习活动。通过与导师及前辈们的学习、探讨以及自我的不断钻研,我担任丽水学院学院2016年校级实验室开放重点项目《Mini型物联网半导体冷藏箱的设计》(编号:丽院办(2016)36号)项目的项目负责人,现项目正处于12月份结题答辩的最后阶段。在此期间我还参与了2016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编号:2016R431008)《基于TI-CC2530家用医疗智能终端数据云采集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项目,并负责该项目的系统整体方案设计及报告书的撰写。

最难忘的还属2016年暑假,丽水的天气十分炎热,但我们科研小组放弃了休假时间,通宵达旦地呆在实验室,为参加2016年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TI杯)做着最后的准备。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导师的指导和队友的协助下,我从硬件实现上不断尝试不同的方案,面对一个又一个方案被否决,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失败,我从未想过退缩,反而迎难而上。我们的指导老师——王野老师为了更好地辅导我们的科研项目,也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和我们一起在实验室里攻坚克难。就这样,我们团队研发的“降压型直流稳压电源”获得了浙江省本科组三等奖。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TI杯的荣誉是对我们科研小组专业学习的肯定,更是对我们付出努力的回报。这是我科研道路的起点,而不是终点,虽然这次只获得了三等奖,但是我还有机会,我还能够拼搏,我将放眼于明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大学生挑战杯。我承载着太多的勉励与期望,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和使命,我深知参赛的目的不是获奖,而是在前期准备及赛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工程素质及创新能力,锻炼自身的意志和品德,更为重要的是树立协作精神。这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丰硕的成果,才是以后会伴随我们一生的财富!

  

青春·熠熠生辉

除了在科研学习上勇往直前,我的爱好还有很多,球类运动、唱歌、定向越野、书法……我身兼丽水学院工学院羽毛球队及女排队的队长,每当学习累了的时候,我便会通过运动的方式来降压舒展。我不断提高自身的羽毛球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已连续两届获得运动会羽毛球混合双打第一名。对于班级事务,我也倾心尽力,这是我丰富多彩的青春生活中的一部分。身为班干部的我乐于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我相信,有问题才有沟通,才会有关系之间的交汇与升华,才能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认知。与大家的相处,让我切实感受到大家庭的重要和温暖,让我更懂得珍惜在大学期间遇到的知音们。

如果把目标看成楼阁,那么执行就是通往楼阁的阶梯, 人生有了前进的动力,才能踏实地走好每一步阶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庆幸自己踏上科研这条道路,汲取知识的同时不断磨炼自己。大学四年是人生最宝贵的四年,是迈入社会前的淬炼,“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是我永恒的信念!